|
|||
一、營養(yǎng)特點及施肥反應: 藍莓屬于典型的嫌鈣植物,當在鈣質土壤上栽培時往往導致鈣過多誘發(fā)的缺鐵失綠。藍莓屬于寡營養(yǎng)植物,與其他果樹相比,樹體內氮、磷、鉀、鈣、鎂含量很低。由于這一特點,藍莓施肥中要特別防止過量,避免肥料傷害。藍莓的另一特點是屬于喜銨態(tài)氮果樹,對土壤中的銨態(tài)氮比硝態(tài)氮有較強的吸收能力。藍莓在定植時,土壤已摻入有機物或覆蓋有機物,所以藍莓施肥主要指追肥而言。在藍莓栽培中很少施用農家肥。藍莓生產果園中主要以氮、磷、鉀肥為主。 氮肥:藍莓對氮肥的反應因土壤類型及肥力不同而很不一致。在長白山區(qū)暗棕色森林土壤上栽培的美登藍莓施肥試驗表明,隨著氮肥施入量增加,產量下降,果個變小,果實成熟期延遲,而且越冬抽條嚴重。因此暗棕色森林土壤類型中氮含量較高,施氮肥不僅無效而且有害。根據國外研究,藍莓在下列幾種情況下增施氮肥有效,土壤肥力和有機質含量較低的砂土和礦質土壤栽培藍莓多年,土壤肥力下降或土壤pH值較高(大于5.5)。 磷肥:長白山區(qū)的水濕地潛育土類型土壤往往缺磷,增施磷肥增產效果顯著。但當土壤中磷素含量較高時,增施磷肥不但不能增加產量反而延遲果實成熟。一般當土壤中磷素水平低于6mg/kg時,就需增施五氧化二磷15~45kg/公頃。 鉀肥:鉀肥對藍莓增產顯著,而且提早成熟,提高品質,增強抗逆性。但過量無增產作用反而使果實變小,越冬受害嚴重,并且導致缺鎂癥發(fā)生。在大多數土壤類型上,藍莓適宜施鉀量為氯化鉀40kg/公頃。) 二、施肥的種類、方法、時期及施用量 1.種類:施用完全肥料比單一肥料提高產量40%。因此,藍莓施肥中提倡氮、磷、鉀配比使用。肥料比例大多趨向于1∶1∶1。在有機質含量高的土壤上,氮肥用量減少,氮磷鉀比例以1∶2∶3為宜;而在礦質土壤上,磷鉀含量高,氮、磷、鉀比例以 1∶1∶1或2∶1∶1為宜。藍莓不僅不易吸收硝態(tài)氮,而且硝態(tài)氮還造成藍莓生長不良等傷害。因此,藍莓以施硫酸銨等銨態(tài)氮肥為佳。硫酸銨還有降低土壤pH值的作用,在pH值較高的砂質和鈣質土壤上尤其適用。另外,藍莓對氯很敏感,極易引起過量中毒,因此選擇肥料種類時不要選用含氯的肥料,如氯化銨、氯化鉀等。 2.方法和時期:高叢藍莓和兔眼藍莓可采用溝施,深度以10~15cm為宜。矮叢藍莓成園后連成片,以撒施為主。土壤施肥時期一般是在早春萌芽前進行,可分2次施入,在漿果轉熟期再施1次。 3.施肥量:藍莓過量施肥極易造成樹體傷害甚至整株死亡。因此,施肥量的確定要慎重,要視土壤肥力及樹體營養(yǎng)狀況而定。在美國藍莓產區(qū),葉分析技術和土壤分析技術廣泛應用于生產。根據生產試驗及多年研究結果,制定高叢藍莓和兔眼藍莓的葉分析標準值,從而避免了施肥的盲目性。 |
|||
![]() ![]() |